關於本網誌

紀錄心理諮商工作點滴、心得反思,並以心理觀點討論文本及社會現象。

2015年6月10日

為愛造一個「空間」

身為學校心理師最常被問到的是「如何管教」的問題,孩子們有各種列舉不完的「症頭」:不寫作業、亂打同學、偷拿東西、說謊騙人、不上學…等等。好希望可以針對每種症狀有對應的特效藥,讓每個孩子都恢復成無瑕可愛的小天使。固然有很多的理論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但是要協助孩子最重要的並非理論而是一個足夠寬闊穩固的「心理空間」。

之前「如何陪伴孩子渡過情緒風暴」一文中我曾談到:接納孩子的情緒、反映孩子的情緒、協助孩子表達而非宣洩情緒。這三點可以說是所有教養中最核心的原則。身為父母、老師最重要也最辛苦的挑戰,就是在孩子「卡住」的時候陪伴他渡過。這需要大人預備好自己的心理空間才作得到。

為什麼明明我們心裡很愛孩子,但是出口的是貶低嘲諷,出手的是責打推開? 因為我們的心理空間沒有「撐」出來,無法容納愛流動在其中。我們需要四根柱子把空間撐起來。

第一根柱子:調整自己的頻道


停下來,深呼吸,對自己說「把心打開」(不只是想,而是真的在心裡面對自己說好幾次,甚至說出口也行)。此刻我有很多情緒想法,但我願意先全神專注在我的孩子身上,就像我第一次看到他那樣地好奇,期待著我們之間會有什麼樣的故事。


第二根柱子:全部收進來,慢慢再整理


有狀況的孩子並非「製造麻煩者」而是「遇到麻煩的人」,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把「修理工具」先收起來。常用的工具:挑語病、機會教育、挑剔禮貌、早就跟你說了、抓不一致說謊。專注於收集能讓你理解孩子心情的訊息,包括他的眼神、他的表情、他說的話、他沒說出口的心情。像一個好捕手那樣把好球壞球都先接起來,引導孩子下一球投得更投入、更精確。當我們試著不打斷、不評價,熱切地看著孩子,孩子會願意說很多心裡的話,這才是精華,不要分心注意雜訊。其他事情可以之後再教。



第三根柱子:欣賞一座博物館


他可以憤怒到摔桌椅,同時也可以溫柔到照顧弱小同伴。他可以如此散漫好像什麼都不在乎,同時也可以忘我地投入一件事情。他的執拗讓人生氣無奈,但他的堅持又讓人好生佩服。內在的特質並無全然的好壞,只是反應在不同的狀況底下有不同的樣子。試著發現孩子在暴怒底下的傷心、倔強背後的脆弱、害怕之餘的勇敢。

惹人生氣或令人頭痛的孩子,收到的他人回饋往往也都是他自己令人生氣或煩惱的樣子。他從「別人口中」這面鏡子看到的自己就是那樣糟糕。如果能看見孩子珍貴的另一面,引導孩子也看見自己的價值,孩子反而能珍視自己、照顧自己、更有自信去成長。人只有在相信自己裡面有好東西時,才能給出好東西。而這樣的相信,可以從你先給他開始。



第四根柱子:照顧自己愛的需求


身為父母或教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外在環境有很多令人焦慮的新聞,充滿評價及不友善的對待。如果你願意作一個能陪伴小孩的大人,那麼你也要立志善待自己,滋養自己。下午茶、旅遊固然是一種方式,但更好的是,不時停下來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找到能接納傾聽你,能共同創造溫暖互動的伙伴。平常好好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才能在眼前的小孩需要愛的時候,給出一個準備好的心理空間 -- 陪伴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 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

如何陪伴孩子走過情緒風暴


合宜的情緒表達方式是健全人際關係的重要關鍵。每次當孩子身陷情緒風暴之中,父母及教師如何應對陪伴,都在塑造孩子的情緒表達模式。

在談如何陪伴孩子之前,我們必須先知道孩子在表達情緒的困難:


  • 情緒發展與語言發展有落差: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情緒發展就已大致成熟,也就是說他能感受到的情緒細微、複雜程度已經跟成人差不多,但是分辨自己情緒、命名情緒、述說情緒的能力還很弱。大人都有「一言難盡」「有苦說不出」「言語不能表達出千萬分之一」的痛苦,孩子更是不知道如何說出自己的難受。
  • 衝動控制發展未成熟:前額葉主導我們判斷後果、控制衝動的能力。兒童與青少年前額葉以及大腦在情緒-判斷力之間的通道尚未發展成熟,當強烈情緒產生時,容易直接就用動作去反應表達,來不及「三思後行」,這有生理上的原因,並非耳提面命就能立即改善。


那麼,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呢?

接納孩子的情緒


遇到事情會感到痛苦、傷心、生氣,都是自然合理的現象,強加壓抑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哭,不能生氣反而阻礙情緒抒解。被壓抑情緒不會消失,反而囤積在內心的「情緒水庫」,改天一觸即發,而且是用不恰當的方式爆發出來。大人因為孩子的情緒激動,而過度的暴怒、禁止,或是表現出受傷、委屈,都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壓抑、自責,或是更強烈的情緒反應。最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呼吸,用不帶評價的眼光去陪著孩子,試著感受你的孩子怎麼了。


反映孩子的情緒


感受孩子的情緒,揣摩他的心情,用適當的語言幫他說出來。「因為你很想要表達意見,老師卻一直點其他同學作答,你覺得很心急、很生氣,所以就大叫了,是嗎?」「其實你是想要幫忙,可是同學誤會你是要搶他東西,你覺得很委屈,所以就大哭了,是不是?」。


面對大哭大叫的孩子,一直叫他不要哭、不要吵,是沒有用的。當大人平靜接納、不斷同理孩子、反映他的情緒時,孩子覺得被懂了,就不需要用身體化的方式強烈表達。即時沒有完全正確同理孩子的感受,他也會改用口語的方式澄清他的感受。

反映情緒是情緒表達訓練中的核心環節,適當的情緒反映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沒有因為哭或大叫就被罵;孩子也會覺得被理解,感覺大人了解我的處境跟感覺。同時,也讓孩子知道,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像這樣好好地用清楚的語言說出來。


協助表達而非宣洩情緒


發脾氣、亂踢、亂叫、躺在地上耍賴、攻擊別人,這都是情緒的宣洩,對自己或對別人都會有不好的影響。大人需要檢視自己是否也有好好在練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用大吼大叫或摔打東西、攻擊別人的方式宣洩情緒。孩子的情緒表達方式往往是學習而來的。學著接納情緒不壓抑不否認,學著覺察分辨自己的情緒好好說出來,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功課,也是重要的身教。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

2015年4月21日

談「具體化」

在最近這幾年的實務工作中,越來越體會到「具體化」的重要跟威力。試著書寫整理一下個人心得。

「具體化」不僅僅是一種技巧,它其實是 "Not-knowing" 精神的實踐。新手諮商者很容易不自知地把自己對世界、人情的經驗套用在來談者的敘述中,誤以為了解對方在說什麼,因此不會去探問細節。

隨著晤談的經驗豐富,我相信大部份的諮商者都會發現:
1.不同的人說同一句話,指涉的意義大不相同。
2.來談者說了一句話,背後可能會有一整套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龐雜豐富可能超過諮商者的想像。

因此,「具體化」,也就是探問一些「這是什麼時候/你幾歲發生的事?」「你說他罵你,實際上他用什麼字眼罵你?」「你說他討厭你,是因為你觀察到或是聽到了什麼嗎?」諸如此類的句子是重要的。

表現出在乎、看重


首先,這表現出諮商者身為一個「人」對於來談者這個「人」有好奇、有關心。我們可以回想自己跟朋友講述自己煩惱或是一段離奇經驗的時候,如果對方真的有興趣,是會探問許多細節的。對於很多來談者來說,有人真的關心他的故事,真的願意好好傾聽,卻是難得的經驗。

當諮商者看重具體的細節,來談者也能覺得自己的「故事」是重要的,所以能越說越多。社會主流敘事往往帶有很多價值的篩選,比如結果論:「最後我失敗了,所以中間發生的事已不重要」。或者因為父母非常在意學業成就,來談者不自覺內化這樣的價值選擇,因此無關學業表現的「其他小事」在述說之中很少出現或草草帶過,而這些經驗對他來說其實是有其重要意涵的。

牽引出脈絡


「活著」往往是由許多瑣碎事件拼湊而成的。「自己」是什麼,也都是經歷每件小事後的感受和看法累積出來的。具體化對來談者傳達的訊息是:「你是重要的,你生命中的每個片段都是有意義的,即使過去別人忽視了,可是我在意,因為我想真正地、更多地認識你,而我也邀請你這樣地看重自己的每一個部份。」

藉由具體化問句拉出一條一條的線,也許一開始看來散亂,但慢慢地諮商者開始能勾勒編織出來談者的「生命風景」,看見他生命經歷的主軸、掙扎的痕跡、理解他看待世界的眼光脈絡。

邀請停留、覺察、經驗


具體化的另外一個意義,是邀請來談者「慢下來」。有時當我們急切地摘要,想快速地「說完」某個事件,很多情緒、感覺就被略過了。客觀地交待了事件的邏輯、來龍去脈,卻沒好好去感受自己在過程中「怎麼了?」。具體化的動作邀請來談者某種程度上「重新經驗」發生的事,也讓諮商者有機會「一同經驗」對方的生命。沒有經驗,無法感受,也就無法真正地同理,「原來是這種的痛,這種的辛苦,這種的愛」。

新手諮商者常常會問「對於這件事,你的感受是什麼?」,很多來談者答不上來,因為「覺察」、「感受」對他都是陌生的。或者,我們會收到一個很表面、平板沒有力道的情緒名詞「生氣、難過」。好的具體化協助來談者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像一本精采小說,讀完百感交集。沒有先「重新經驗」作基礎的情緒覺察,比較像學生心不甘情不願寫一篇悔過書,情節都在,也有省思,但無真實情感,彼此都覺得很虛假。

以往進行諮商的時候,總是很努力地在「同理」、「協助來談者覺察情緒」,但總覺得不自然、沒有效能。這幾年逐漸領略到「具體化」的重要,也感受諮商效能在發生,感覺自己有跟到來談者,晤談結束時覺得過程是有份量的、不心虛。



註明一下,其實這裡談的「具體化」並非很嚴謹或狹義地指某種諮商技術,而比較是我個人方便用以理解並泛指所有協助來談者擴展、描繪其敘說的各種引導回應。

有時候向非諮商專業的伙伴(比如教師或家長)分享時,會輔以比較容易理解的「充滿關懷的好奇心」來說明具體化及"not-knowing"的精神。但這樣的好奇心不是出於單純想知道某些事實,而是因為諮商者心中一直在舖排來談者生命風景的拼圖,有系統地去探索那些未知、未清楚、未經驗的部份。這就牽涉到「個案概念化」的能力,在每個對話的當下決定要再往哪裡多走幾步。

還有其他對「具體化」的想法尚未明確成形,也許另文再談。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

2015年3月25日

休止符

音樂中沈默的休止符,是為了讓聆聽者與自己相遇。

分手後愛情看似結束了,實則餘韻不斷。
孤單的戀人於是(不得不)重新與自己相遇。

這是一個擁抱自己,重新學習愛自己,回顧自己內在需求的時機。

若能如此,一段戀情的沈澱物也好、渣滓也好,隨著痛苦、溫暖、甜美、後悔、釋懷等辯証交織的歷程,不斷地在內心反芻與醞釀,反而讓人產生新的香氣與醇厚,成為一個更能愛自己也更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戀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