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網誌

紀錄心理諮商工作點滴、心得反思,並以心理觀點討論文本及社會現象。

2008年5月19日

媒體熱度對心理諮商的影響

最近心理諮商這個名詞越來越常見於媒體,關於這個現象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從我自己的經驗出發。當人們知道我要行事心理諮商工作時,反應是相當的兩極化。第一種就是「那是什麼?」。第二種就是「哦,這個很熱門哦! 有前途。」

這些反應相當可以代表社會對心理諮商的認識。要不然就是一無所知,要不然就認為這是一個有錢賺的新興行業。而這樣的印象多半來自媒體。

「心理諮商」這個詞知名度提高是滿不錯的事,有需要的人會知道還有這樣的資源,促進潛在當事人與諮商資源的媒合。但若媒體報導較無深度或錯誤引用,則會加深污名化標籤化現象、造成社會對諮商師有錯誤期待,就不見得是好事。

媒體影響社會對諮商的認識及觀感


媒體影響的有兩個部份,一個是潛在的諮商員,一個是潛在的個案。

誤導式的報導吸引了有錯誤期待的學生進入諮商所。如果還算幸運的話,他們可能因這個錯誤期待增加了學習的難度,浪費力氣在轉折自己的心態。不幸的話,他們帶著錯誤期待仍然通過重重考試,成為只想賺錢的心理師。

誤導式的報導也影響了潛在個案,所以他們可能會去找某些號稱諮商的奇奇怪怪的療法,其中很多是無效或是欺騙。一陣熱潮過去了,也許社會對諮商的評價就是,「只是收我的錢,但沒用。比看精神科還沒用。」

單一個案也許遇見一個好的諮商員,覺得很好。但諮商員若認為,我自己成為一個好的諮商員就好了,至於這個社會的現象趨勢自然是邪不勝正,我管不了,也沒辦法。我覺得是忽略了諮商員的社會教育責任這一塊。(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覺得諮商員有什麼社會教育責任。)

其實出書,寫文,演講,帶團體,座談,都是這種社會教育工作的一部份。媒體也可以被教育,而被教育的媒體就成為心理健康在社會教育上的同盟。反之,不良的媒體若沒有被監督,就成為破壞大家辛苦教育成果的「對敵」。

如果要說清楚心理諮商到底是什麼樣子,主要還是得期待心理師自己發聲。(對大多記者的專業素養已經沒有什麼信心。)這也就是我試著在自己的網誌上寫一些基本介紹文章的原因。

想考心理諮商研究所的人潮

心理師工作被媒體大加渲染之後,也吸引大量想要湧進這個行業的人。我在考碩班的時候,心理諮商還不算紅,每個學校都會有四五百人報考。現在似乎是越來越多人考,而且各校名額也隨之增多。願意從事助人工作的人多是好事,但這樣對於助人工作者的整體素質來說是否是好事? 對我來說還是個問號。

我比較擔心的是訓練的品質。師生比增高之後,教授們還有能力細緻的訓練、把關嗎?

另外,雖然有最高學歷的門檻,還有實習、考試等關卡,我不認為這樣可以保障諮商師的品質。這不代表我覺得還要提高門檻,因為我恨死了這一道道的關卡。

我總覺得難保障的是「人」的素質吧,社會文化的素質。這是一種很難用考試挑選的東西,實習也不見得篩得出來。而研究所的教授們是這其中最重要的「人性化篩選機制」,當學生多到爆,這個機制還同樣有效嗎?

我想說的是,如果吸引人們進這一行,是因為看起來出路大好,有錢賺,那也許再怎麼訓練,出來的人都會怪怪的。無關道德,只是認為動機跟特質很大部份影響了諮商員的品質

若因待遇優渥吸引優秀人才,固然好事。但我看見的是,「只」因待遇優渥而來的人才,不見得「優秀」,但卻很可能因為會考試,排擠了真正「有心」的人進入諮商所。當研究所變成必要的關卡,成為心理師的第一要件變成會唸書。

這也就是為什麼高學歷的專業裡會出現「黑心XX」的原因。而這也是部份工作者在大力檢討心理師法的重要原因。「專業」在無法完善的法規底下似乎變成「學歷優先」。

有人認為進入諮商領域的人越大量,裡面優質的諮商員也會越多,功利或黑心的人畢竟佔少數,會被自然淘汰。我沒有這麼樂觀。君不見劣質媒體佔滿了大部份的頻道? 媒體這麼多,也沒有因為競爭變得優質啊!

固然可以抱持邪不勝正,優質諮商自然會出頭的想法,但這是在社會有適當辨明選擇能力,適當期待的前提之下。資訊的時代,除了增進自己的能力之外,適當地宣傳正確資訊也是很重要的。不能期待我為名山,人來就我。因為大眾對於名山的判別力,很可能是薄弱的。所以,專業工作者應該主動承擔社會教育的責任。

助人者,別讓別人的眼光把你捧高了


「醫師」、「心理師」,被這樣的光環籠罩久了,助人者也可能會迷失。回到助人的本質,心理師不過是一個人,在洶湧的人世間與大家一起掙扎求活。我們只是幸運了一點,多了一股關心他人的餘裕。而我們學到的知識與汲取的力量,並非可誇的私有財產。我們只是愛與智慧的集中分配者而已。共勉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