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網誌

紀錄心理諮商工作點滴、心得反思,並以心理觀點討論文本及社會現象。

2005年6月24日

流動的自我,整體的負責-我看完形治療

此篇是我期末的完形治療讀書心得 算是一個簡單的結構化吧

基本的假設



完形相信人的不快樂、虛弱、沒有功能來自於對 自我/外界 的覺察被干擾、阻斷。在這樣的情況下,自我/外界 之間或之內沒有良好的接觸,因此個人對此兩者共同形成的整體沒有全面的感知,是一種被侷限而不自知的流動過程。

同時完形相信個人有求整體適應的一股動力,即追求完整的先天傾向。這種追求完整接觸以作出良好的能量能員,有效調適行動的先天傾向,正是人可以成長及順利適應的力量。

而這股力量之所以會被個人限制、禁用,或是使用許多不適當的防衛方式去避免覺察,是因為個人在成長過程中,許多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或是會被批判、處罰、告誡。這些尋求需要的過程被強迫中斷,成為未竟事務糾結在人的感知背景之中。同時個人在面對環境時因為無法滿足需求而只好採取將權威內攝,將攻擊的慾望迴攝、將不被社會接受的慾望投射出去⋯等等的方式,要求自己不作覺察,對自己的需要取採抽離、否認、漠視的態度。

治療方式及治療關係



而完形治療的目的,就是透過實驗、練習、專注⋯等等方式,重新刺激個案去體驗那些被隔絕、忽略的經驗,並且透過投射、角色扮演、對話的方式,重新去整合這些新發掘的經驗。

但是,這樣重新去面對長久被禁絕、被排拒的經驗,並不是完全愉快容易的。個案會經歷各種痛苦及停滯的整合歷程,因此諮商或治療關係會非常重要。治療者除了必須支持鼓勵個案走完整個歷程、引導個案擴大覺察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以一個真誠覺察的人的身份,去示範成為去除角色、真誠體驗的人。透過與治療者的真實互動,個案也就在體驗與別人、與世界真實互動,成為一個整體的過程。

認知、情緒、身體 的關係



完形既然強調的是真誠的覺察,也就希望個案或治療者不會過度被固著的認知所干擾。因為過去的認知可能簡化固著了對世界的認識,也可能包含了許多的內攝或投射等防衛的思想。更重要的,不管過去對世界的認知為何,它都不能追得上此時此刻所感知的新體驗。

也因此,Perls 才會有類似「放下頭腦、用你的感覺」的說詞。這不是否認認知的重要性,而是要避免人們用每天習慣使用的認知,去固化了每個時刻的新體驗。也就是要試著放下結構性的思考,以體驗過程的方式來認識世界與自我。

歷程



這也是為什麼,必須以流動、能量、變化、過程等等角度來看待學習完形治療的原因。因為若治療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無法放下原先結構化、認知模式的完形理論,他在治療的過程中無法跟上個案的體驗流動,也無法給個案不同日常的新體驗。治療者會成為另外一個充滿意見和意圖的人,對需要重新恢復自由流動的人沒有太大幫助。

情緒工作



為了放下固著的認知模式,治療者會引導個案去專注在情緒上,去辨視、指出那些往常不被重視的情緒,並且停留在情緒上,去感受情緒的質地、觸感,使得情緒不需要再被認知所定義、宰制,而與認知站在同等的地位,幫助個人去覺察自我與世界間的關係。

身體工作



同樣的,藉由引導個案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專注在身體各部份的狀態,也是幫助個案重新去提升身體感覺的地位。包括邀請個案去動作、表演、實踐一些想法或畫面,甚或按摩刺激個案的身體,提醒他去注意自己僵硬的部份,都是同樣的目的。

整合 與 真誠


整合的自我



從身體的專注、運動中,個案更容易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與對週圍事件的態度。同時,在情緒的體驗中,個案也能去發現自己的身體如何在反應或堆積自己的情緒。在這些經驗之後,個案還是會使用認知的功能去整理自己在身體及情緒工作中產生的新體驗,並直覺性地將重要的未竟事件、自己的認知、自己的體驗連結起來。只是,這樣的認知已經不再只是思想、邏輯上的切割事實,而是動員身體、情緒、認知、靈性的一種整合性的了悟。

真誠的關係



當個案逐漸體驗、覺察、並整合這種的經驗後,他因此能更去接觸生命裡每時每刻的過程。不再是以僵化的模式去應對,也不再忽略自己與外界許多的訊息,而讓許多重大的事件在背景中不斷地擾亂自我。在人際關係中,他人-我之間的關係,不再只是角色的扮演,別人也不再是我投射需要的對象,而是一個跟我一樣有許多體驗和了解的人。個案會試著不用過去的經驗和想法去猜測設定別人的感知,而能將治療過程中的關係拓展到日常生活中。他能夠去經驗與人互動的每時每刻,覺察彼此互動的過程,由此他與別人之間的互動成為一個流動性的整體,而不是僵化固著的關係。

自由與責任



界限與人際接觸



從此,個人是自由地去體驗世界,覺察感知,決定想法及行動,成為一個自由真誠的人。所以他也要為自己的想法感受及作為負責任,不能再把自己的決定視為不得已、將自己的感受視為別人的責任。與此相當的是,一個追求完形的個人也不該將別人的需求及感受視為自己的責任。如此建立清楚的界限才能達到真實的接觸,這看來矛盾的說法確是在完形中重要的原則。

整體的責任觀



不過值得強調的是,這樣的態度不應該被誤認為個人可以完全不管別人,隨意地為所欲為。引用完形治療的實踐一書所說:「⋯所謂自我的責任其實應當包含對其他那些與我們共享世界的人的責任。」也就是說,一個人覺察整體的範圍應該包含所有會與個人相互影響的個體,因為所有的這些個體都與個人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即書中所引的某位個案的體悟,當他負起自我的責任時,他感到那些以往與他無關的瀕臨絕重犀牛「是我的犀牛」,但同時他也感到充滿力量。

不斷進行的自我



如此看來,完形取向中的「自我」並非如同心理動力取向中的一個「協調者」的角色,而是一股動態的負責力量。這樣的力量是可以超越所謂的超我限制、現實的侷限,而不斷地在主動決定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就是完形治療的根本,如果不相信這樣的力量,從事完形治療的行動,也就只是停留在技術的層面。

但以我個人的信仰來說,我認為將神的位格也考慮進整體觀之中,會更加完整。而我還在思考,這樣的信仰與完形的人本主義思想,有沒有可能整合在我的自我之中。

▲ 本文同時張貼於個人網誌-鮮得思臥

2005年4月13日

讀書筆記- Becoming a helper

全書架構


本書共分十三章。一到二章引導讀者了解專業助人者應有的素質及訓練,並考慮自己是否適合成為一個專業助人者。三、四兩章介紹諮商的歷程、關心的層面及可能遇到的困難點。五到七章談論與助人有關的倫理、價值、關係及文化差異議題。八到十章分別談論在社區、團體、家庭的工作。最後的十一到十三章談論專業助人者的壓力與耗竭、助人者的生涯轉換等。


摘要與心得


在此將摘要我特別感興趣的兩個主題的內容,分別是助人者的素質及社區工作的部份:


助人者素質


在助人者素質的部份,作者首先要讀者反思: 自己之所以想成為專業助人者,動機與內在的需求是什麼。他們並列出幾項典型的助人者的需求: 想對世界有影響、想轉換角色、想照顧別人、想自我幫助、想被需要、想賺錢、想要聲望地位、想提供別人答案、想掌控。


諮商者有個人的內在需求並沒有錯,但若未被認清而在潛意識中作用,不但不能符合個案的需求反而損害其權益,因此持續反思自我的內在需求與價值在專業的能力及倫理上都是很必要的。 (作者也列舉了理想助人者的幾個屬性,我將他附錄條列在後)


社區工作


在社區工作方面,作者談及社區工作取向的特點、社區工作者的各種角色、社區中特殊的拓展任務,並且特別細談了對社區中愛滋患者、傷殘者、老年人的工作。社區工作觀點是關懷「社群中的個人」。由於個人的問題有時是受他居住環境、社群所產生、影響,因此當我們沒有關心到他所處的生活脈絡,只憑問題解決或心理動力的觀點去看一個個案,是不夠完整的。


尤其生活環境與社會關係還牽涉到政治、文化、經濟、權力的問題。一個在文化、經濟上處弱勢的少數民族,沒有政治權力、在教育學習上又有障礙,他所面臨的壓力是多重的,因此他需要的幫助也是全面的;他要對抗的勢力是龐大的,因此他需要的支援也應該是強大的。


那麼,諮商師或專業助人者又怎麼提供全面而強力的幫助呢? 單靠助人工作者的力量當然是不夠的,因此助人者的角色不應該是全能拯救者,而是啟動改變的人,凝聚社區共識、推動發展的人。此時助人者的個案是整體的社區和社區裡的個人,而不是一個人。如同面對單一個案,助人者要需要與社區建立關係、了解它的需要、一起找出改變的目標、擬出改變的計劃、推動改變的行動,在面對困難時支持鼓勵整個社區。


面對多面向及複雜的問題,作者引用 Mark Homan (1994) 對有志作社區工作的助人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如: 了解社區的需要、資源、決策模式、領導者、資訊網絡。建立被認可的地位、發展出有利改變的幾個小社群。簡單來說就是透過諮商師的努力賦能與社區,使社區成為有效能的發展整體,突破原有的限制達到改變的目標。此外面對艱難的社區工作,Homan 也強調社區工作者的自信、信念、多種的能力發展是很重要的。社區工作者若不能持續不懈地成為凝聚推動的力量,則社區工作極難有什麼成效。

心得


我一直對社區的工作很有興趣,這章的說明給了我很多的解惑與支持。社區諮商並不只是將工作地點移到社區、也不是和社工師作一樣的事。社區諮商是用幫助一個人整合他內在認知情緒行動的技術,轉化為幫助社區整合改變的策略。同時,也將家族治療的脈絡關係的觀點擴大到看見社區內部與跟整體社會的關係。透過社區的工作及善用社區本身的力量,諮商師將有機會幫助到弱勢族群的需要,從根本上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這是單獨作個人工作難以達成的目標。

結語


本書非常強調問題的概念化、結構化,也強調諮商師的自省與實際的行動,要求助人者透過了解自己所要面臨的挑戰,不斷強化自己在工作上應有的素養,實際在助人工作上有力量、有效益。使我對諮商的整體概念有更完整具體的認識。




理想助人者的屬性:



  1. 誠實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及內在需求

  2. 了解你無法鼓舞個案去作你也作不到的事

  3. 願意傾聽 保持好奇與不自滿的態度去了解個案

  4. 具備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能處理各種認知情緒行為 並適時自我揭露

  5. 了解改變並不容易 願意以信任的態度進入個案的世界 長久支持他

  6. 相信個案的潛力 幫助個案超脫自我的設限

  7. 能彈性運用資源及策略 靈活地運用在不同個案身上

  8. 能尊重不同文化種族背景的個案

  9. 讓自我揭露成為個案加深改變的力量 而非反客為主處理自己的需要

  10. 在身心靈、社會等方面都妥善照顧自我 願意去承認、處理自己的不佳狀況

  11. 深刻持續地檢視自己的信念與價值

  12. 至少能與幾個真誠的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

2005年2月22日

諮商的定義

諮商的定義是什麼? 面對這個基本又難以說明的問題,我從老師提供的想法開始,參考書本上的定義,最後提出自己的答案。

老師提供的定義

「諮商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者與一個求助者有目的性的談話過程。諮商者幫助求助者探索自身以去除成長的阻力、增進成長助力,也增進其問題解決能力、面對問題的能力。」曾端真教授

書本上的定義


1.英國諮商協會:
「諮商一詞包括輔導『個人』與輔導『關係』,性質可能是個人的發展問題、危機支持、心理治療、引導、或輔導如何解決問題……。諮商的任務在於提供機會給案主去探索、發現、與澄清如何使生活更令人滿意、更為豐富。」
(BAC 1984)


2.
「 諮商代表『受過訓練的諮商員』與『案主』之間的『專業關係』。這樣的關係通常是個人對個人,有時也超過兩個人。它是設計來幫助案主瞭解與釐清他們對於自己之生活空間的看法,並且幫助他們學習透過有意義、充分瞭解的選擇,以及透過情緒與人際問題的解決,來達成他們自己所擬定的目標。」
(Burks and Stefflre 1979:14)

歸納許多諮商定義,其中包括的要素:



  1. 雙方對象 (諮商者與當事人)

  2. 是一個專業行為

  3. 是一個歷程 (歷程可指個人的改變歷程,也指一個有開始有結束有方向的諮商過程)

  4. 溝通的媒介(口語或其他語言)

  5. 是有目標的行為

  6. 包含不同層面的改變與發展 (認知的、情緒的…等等)

在重新思考各種諮商的定義時,發現諮商的定義多從諮商者的角度來敘述,因此我嘗試從求助者的角度去思索並敘說什麼是諮商。原因是我認為諮商的起點應該是在當事人或求助者,因此從當事人的角度來定義諮商可能會比較貼近當事人的感受。

我怎麼定義諮商

「渴望改變的人邀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一起重新探索其世界。有如熟悉本地的嚮導與經驗豐富的旅行家一同冒險,重新發現、建構個人世界中的美麗與危險。藉由不同媒介和方法溝通,拓展個人對自我世界中生理、情緒、認知、行為,甚至社會及靈性關係上更豐富多元的接觸和理解,進而達到改變自己的目的,這樣的歷程就稱為諮商。」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