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網誌

紀錄心理諮商工作點滴、心得反思,並以心理觀點討論文本及社會現象。

2004年1月28日

直觀,微觀

<本文是碩一上修諮商理論時寫的一篇思考札記>

動機

最近一個很深的領悟就是「沒有對個別事物分別清楚了解時,對整體事物的看法不是整合而是混亂。」
而當我們輕率的對別人的狀況作出評論時,我們是基於一種混亂且帶有大量成見的了解來回應對方。我想,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諮商場境中,這都是我們很容易犯的錯誤。

但是相對的,很多大師或是前輩都會強調一種「整體的直觀」,也就是要超越對方言語行動的枝節,掌握到更為基本或主要的事實。我也同時認同這樣的說法。針對這兩種不同方法的思考,我試圖將他們整合在我身上,思考要如何去實行。

關係

首先第一個想法,我將這兩種思考視為一種前後歷程。也就是說:長期培養對個別事物的觀察和理解,將使人有能力對事物作出整合性的直觀能力。

第二個想法,我也可以視這兩種思考為截然不同的兩種能力。一種是微觀而深入的了解,一種是巨觀而全面的了解。(另外我也在思考這兩種角度與時間性、空間性的關連)
按此來說,則這兩種能力是需要個別發展的。

還有一個想法,是從循環觀或是交互作用去看這兩種能力,或者說態度的關係。

思想 或 行動

最近跟班上一位同學閒聊到有關佛教的問題。我們談到有關到底是先修行再行善,或者先行善再修行的問題。

若不修行,則善行只是單純的行為,或許沒有果效,或許混有自利的動機。聖經上說:
「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我即使有講道的才能,也能夠洞悉各種知識、各種奧祕,甚至有堅強的信心能夠移山倒海,要是沒有愛,就算不了甚麼。我即使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被人焚燒,要是沒有愛,我所做的仍然沒有益處。」
林前十三:1-3

若不行善,則修行成為自己追求境界的道路,對世人無益。如同耶穌所不認同的法利賽人,他們嚴守律法,時常在眾人面前禱告,禁食奉獻都作得很勤,卻以此自高,對受苦的人的遭遇無動於衷。

我向同學說出我的領悟:「想不通的時候,就作;作不通的時候,就想。」身為有限的人,我們能夠作的也只有這樣,在作與想之間,則必須一股動力持續推動,就是信念。信念才是支持我們想不通時還願意去作,作不通時還願意去想的力量。而信念是需要常常去攝取養份,澆灌培養的,而不是像護身符一樣,放在身上就永遠有效。


循環不息的實踐


回到原本探討的問題上,或許我可以視這兩種態度為一個循環。當我直觀很強的時候,也要回頭注意我是不是太武斷了,是不是也需要有更客觀細微的理解來幫助我的直觀產生效用。當我感到我已經了解很多事實卻仍然無法作出判斷或行動時,我就必須去強化我全面性的直觀洞察。

微觀而多面向的了解,怎麼來? 需要對各種人格理論、諮商理論有清楚深入的了解;需要了解社會脈動,文化的內在結構;需要與別人討論,看見不同面向的可能;需要長時間停留在某種理論或觀點中,作真實的體會;需要讀書;需要和人群住在一起。 

直觀的洞察,怎麼來? 需要深入地自我反思,從自己身上去找人性的樣貌;需要有歷史的觀點,從歷史來獲取超越時空的角度;需要藝術宗教的磨鍊,培養出靈性的敏銳;需要放空;需要和人保持一點距離。

其他相關的思考


這個禮拜從老師同學身上或討論之中獲益甚多,數句列舉如下:

「一知半解的仁慈其實是殘忍。」

「未經各部份理解的整合其實是混亂」

「唯有存善意真正了解彼此的歷史才有真正的和平」

(以上是我的心得)

「不是只有心理學在研究人」
梁培勇老師引蘇薌雨先生語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