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網誌

紀錄心理諮商工作點滴、心得反思,並以心理觀點討論文本及社會現象。

2004年10月7日

多元價值觀裡的諮商員

<這篇算是我踏入諮商領域後 最初的一個省思 碩一上 諮商理論課程的第一篇思考札記>

開學幾週之內,我在各門課裡接觸到許多新的想法、知識、理論、經驗。我一開始感覺非常地幸福,非常地愉快。但是後來卻出現了許多令我困惑的現象。我的思緒變得複雜、無限擴張。什麼都是相對的,什麼都是不確定的、沒有標準的。

雖然說,我也曾經歷許多的觀念上的調適、人格上的進展,但是這次我真的感到很混亂。以致於我必須刻意「使用力氣」來維持我的現實生活… to stand on the ground。我真的深刻的體認到「語言的相對性、建構性」「文化與價值的差異」等等觀念。

以往我認為,應該要去擴張自己的可能性、完整性、多元角度,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更有效的諮商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卻發現這並不完全是一個正面,沒有負面影響的歷程。當然也可以說,這不是所謂負面的影響,而是一個調適,或是解構/再建構的過程。

對我來說,現在這整個世界都是弔詭的。我們追求對世界的認識,以為自己認識越來越多;事實上,我們與其他人對世界認知的差距也在變大。所以說,我們越追求對於整體人類,或者說更多人同理的能力,會不會造成事實上我們相對於某個特定個人(也許是個案)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差距又更大了呢?

我們為了更了解「人」,所以去思考學習心理學、哲學、社會學、醫學、文學。那麼,當我們變成一個訓練充足,知識充份的「助人者」「研究者」時,我們雖然更接近了理型的、整體的人類世界,但是由於我們在角度上、高度上、參與社群的不同上,我們與這個「世俗」裡,面對相對比較「現實」「操作性」「感官生活」的個人,是不是已經走上不同的道路? 就像我現在坐在這裡,思考這麼抽象的,無結果的,無實用性的問題,是否能使我變成一個更能對個案有幫助的諮商員呢?

事實上,我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對於我們所受的訓練懷疑。我最大的問題是沒辦法對任何事作出價值判斷。譬如說,我的行為對個案是否有幫助。這個幫助要怎麼去判斷呢? 個案的自評? 對某個變項的測驗結果? 大量的統計? 我知道這些都不可能提供完整的答案。因為沒有完整的答案對嗎? 如果我認知到並沒有一定的好壞標準,那麼我要怎麼為我的行為和方向作一個決定,給一個意義呢?

我只能用決定的。 也就是說,我不知道我這樣想,這樣作,對個案好,還是不好? 我只能參考儘可能多的意見(包括理論、研究、個案反應、我個人的背景、價值觀),然後下一個決定。然後我知道,這個決定無好無壞,它只是在這個當下,這個我可以暫時給的一個反應。因為我不能永遠在收集資料,不能永遠在思索,永遠在求完整,在判斷價值。所以我得先給反應,然後事情才能有下一步,有接下來。也許這樣一個個不完整的,暫時的行為和決定連綿不斷下去,就是完整和真實的本質。

那麼,我對個案的反應和處理,並不能「正確地」對他有「最適當的」幫助。這也不重要,因為沒有「最正確」這種東西存在。那麼我去跟別人晤談,談他,談他看見的,他想的,他的感受、他的困難,價值在哪?

有什麼東西是我可以超越價值判斷,來支持我繼續去進行諮商,去維持自己「努力發展的諮商員」的角色?

我在聖經裡發現一個目前突顯於眾多價值中的一個價值。這個價值,我給它一個名字,叫「同在」。耶穌在世上,他所作的「救贖」並不是大顯身手去除所有人的困難或困惑。他是「道成肉身」,也就是,跟別的人「在一起」。

即使某個人對我講述再多的智慧,跟我一起作再多的探索;真正對我有幫助的也許不是那智慧或探索。我是說,智慧或建議、探索還是在給我們方向,方向就有價值,它有一個隱而未設的目的地。

在相對而渾沌的世界裡,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去哪裡,而是留在那裡,或者是說,自在地往這裡、往那裡,但我們總是能往別的地方移動,或是安於自己所在的那一點。這就是平安,就是幸福了吧? 而我開始覺得,當我們能安然 "move on"的時候,我們是自在的;當我們處於"stay"狀態而自在的時候,我們也不會困惑。

如果,有一個他者,在我們的旁邊(心理或空間的),我們在廣大渾沌的無定向世界裡,仍然擁有一個相對座標。也許這樣,我們才能安心的「在那」。換成一個「實際操作」的說法。如果我們不能讓別人感覺到,我們在他旁邊,就在旁邊,而單純建議往哪個方向去,或是要他感受內在的呼喚,我們只是在給他下一個同樣不確定而徬徨的目的地。

如果能「同在」,就能「無入而不自得」。要去哪裡已經不具終極意義,這歷程才有可能從「孤單的迷路」變為「精彩的同行」。周圍各式各樣的萬象,也才有可能是新奇的風景,而不是擾亂心神的錯誤路標。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

2004年1月28日

直觀,微觀

<本文是碩一上修諮商理論時寫的一篇思考札記>

動機

最近一個很深的領悟就是「沒有對個別事物分別清楚了解時,對整體事物的看法不是整合而是混亂。」
而當我們輕率的對別人的狀況作出評論時,我們是基於一種混亂且帶有大量成見的了解來回應對方。我想,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諮商場境中,這都是我們很容易犯的錯誤。

但是相對的,很多大師或是前輩都會強調一種「整體的直觀」,也就是要超越對方言語行動的枝節,掌握到更為基本或主要的事實。我也同時認同這樣的說法。針對這兩種不同方法的思考,我試圖將他們整合在我身上,思考要如何去實行。

關係

首先第一個想法,我將這兩種思考視為一種前後歷程。也就是說:長期培養對個別事物的觀察和理解,將使人有能力對事物作出整合性的直觀能力。

第二個想法,我也可以視這兩種思考為截然不同的兩種能力。一種是微觀而深入的了解,一種是巨觀而全面的了解。(另外我也在思考這兩種角度與時間性、空間性的關連)
按此來說,則這兩種能力是需要個別發展的。

還有一個想法,是從循環觀或是交互作用去看這兩種能力,或者說態度的關係。

思想 或 行動

最近跟班上一位同學閒聊到有關佛教的問題。我們談到有關到底是先修行再行善,或者先行善再修行的問題。

若不修行,則善行只是單純的行為,或許沒有果效,或許混有自利的動機。聖經上說:
「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我即使有講道的才能,也能夠洞悉各種知識、各種奧祕,甚至有堅強的信心能夠移山倒海,要是沒有愛,就算不了甚麼。我即使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被人焚燒,要是沒有愛,我所做的仍然沒有益處。」
林前十三:1-3

若不行善,則修行成為自己追求境界的道路,對世人無益。如同耶穌所不認同的法利賽人,他們嚴守律法,時常在眾人面前禱告,禁食奉獻都作得很勤,卻以此自高,對受苦的人的遭遇無動於衷。

我向同學說出我的領悟:「想不通的時候,就作;作不通的時候,就想。」身為有限的人,我們能夠作的也只有這樣,在作與想之間,則必須一股動力持續推動,就是信念。信念才是支持我們想不通時還願意去作,作不通時還願意去想的力量。而信念是需要常常去攝取養份,澆灌培養的,而不是像護身符一樣,放在身上就永遠有效。


循環不息的實踐


回到原本探討的問題上,或許我可以視這兩種態度為一個循環。當我直觀很強的時候,也要回頭注意我是不是太武斷了,是不是也需要有更客觀細微的理解來幫助我的直觀產生效用。當我感到我已經了解很多事實卻仍然無法作出判斷或行動時,我就必須去強化我全面性的直觀洞察。

微觀而多面向的了解,怎麼來? 需要對各種人格理論、諮商理論有清楚深入的了解;需要了解社會脈動,文化的內在結構;需要與別人討論,看見不同面向的可能;需要長時間停留在某種理論或觀點中,作真實的體會;需要讀書;需要和人群住在一起。 

直觀的洞察,怎麼來? 需要深入地自我反思,從自己身上去找人性的樣貌;需要有歷史的觀點,從歷史來獲取超越時空的角度;需要藝術宗教的磨鍊,培養出靈性的敏銳;需要放空;需要和人保持一點距離。

其他相關的思考


這個禮拜從老師同學身上或討論之中獲益甚多,數句列舉如下:

「一知半解的仁慈其實是殘忍。」

「未經各部份理解的整合其實是混亂」

「唯有存善意真正了解彼此的歷史才有真正的和平」

(以上是我的心得)

「不是只有心理學在研究人」
梁培勇老師引蘇薌雨先生語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