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網誌

紀錄心理諮商工作點滴、心得反思,並以心理觀點討論文本及社會現象。

2015年4月21日

談「具體化」

在最近這幾年的實務工作中,越來越體會到「具體化」的重要跟威力。試著書寫整理一下個人心得。

「具體化」不僅僅是一種技巧,它其實是 "Not-knowing" 精神的實踐。新手諮商者很容易不自知地把自己對世界、人情的經驗套用在來談者的敘述中,誤以為了解對方在說什麼,因此不會去探問細節。

隨著晤談的經驗豐富,我相信大部份的諮商者都會發現:
1.不同的人說同一句話,指涉的意義大不相同。
2.來談者說了一句話,背後可能會有一整套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龐雜豐富可能超過諮商者的想像。

因此,「具體化」,也就是探問一些「這是什麼時候/你幾歲發生的事?」「你說他罵你,實際上他用什麼字眼罵你?」「你說他討厭你,是因為你觀察到或是聽到了什麼嗎?」諸如此類的句子是重要的。

表現出在乎、看重


首先,這表現出諮商者身為一個「人」對於來談者這個「人」有好奇、有關心。我們可以回想自己跟朋友講述自己煩惱或是一段離奇經驗的時候,如果對方真的有興趣,是會探問許多細節的。對於很多來談者來說,有人真的關心他的故事,真的願意好好傾聽,卻是難得的經驗。

當諮商者看重具體的細節,來談者也能覺得自己的「故事」是重要的,所以能越說越多。社會主流敘事往往帶有很多價值的篩選,比如結果論:「最後我失敗了,所以中間發生的事已不重要」。或者因為父母非常在意學業成就,來談者不自覺內化這樣的價值選擇,因此無關學業表現的「其他小事」在述說之中很少出現或草草帶過,而這些經驗對他來說其實是有其重要意涵的。

牽引出脈絡


「活著」往往是由許多瑣碎事件拼湊而成的。「自己」是什麼,也都是經歷每件小事後的感受和看法累積出來的。具體化對來談者傳達的訊息是:「你是重要的,你生命中的每個片段都是有意義的,即使過去別人忽視了,可是我在意,因為我想真正地、更多地認識你,而我也邀請你這樣地看重自己的每一個部份。」

藉由具體化問句拉出一條一條的線,也許一開始看來散亂,但慢慢地諮商者開始能勾勒編織出來談者的「生命風景」,看見他生命經歷的主軸、掙扎的痕跡、理解他看待世界的眼光脈絡。

邀請停留、覺察、經驗


具體化的另外一個意義,是邀請來談者「慢下來」。有時當我們急切地摘要,想快速地「說完」某個事件,很多情緒、感覺就被略過了。客觀地交待了事件的邏輯、來龍去脈,卻沒好好去感受自己在過程中「怎麼了?」。具體化的動作邀請來談者某種程度上「重新經驗」發生的事,也讓諮商者有機會「一同經驗」對方的生命。沒有經驗,無法感受,也就無法真正地同理,「原來是這種的痛,這種的辛苦,這種的愛」。

新手諮商者常常會問「對於這件事,你的感受是什麼?」,很多來談者答不上來,因為「覺察」、「感受」對他都是陌生的。或者,我們會收到一個很表面、平板沒有力道的情緒名詞「生氣、難過」。好的具體化協助來談者敘說自己的生命故事,像一本精采小說,讀完百感交集。沒有先「重新經驗」作基礎的情緒覺察,比較像學生心不甘情不願寫一篇悔過書,情節都在,也有省思,但無真實情感,彼此都覺得很虛假。

以往進行諮商的時候,總是很努力地在「同理」、「協助來談者覺察情緒」,但總覺得不自然、沒有效能。這幾年逐漸領略到「具體化」的重要,也感受諮商效能在發生,感覺自己有跟到來談者,晤談結束時覺得過程是有份量的、不心虛。



註明一下,其實這裡談的「具體化」並非很嚴謹或狹義地指某種諮商技術,而比較是我個人方便用以理解並泛指所有協助來談者擴展、描繪其敘說的各種引導回應。

有時候向非諮商專業的伙伴(比如教師或家長)分享時,會輔以比較容易理解的「充滿關懷的好奇心」來說明具體化及"not-knowing"的精神。但這樣的好奇心不是出於單純想知道某些事實,而是因為諮商者心中一直在舖排來談者生命風景的拼圖,有系統地去探索那些未知、未清楚、未經驗的部份。這就牽涉到「個案概念化」的能力,在每個對話的當下決定要再往哪裡多走幾步。

還有其他對「具體化」的想法尚未明確成形,也許另文再談。

========================== 
欲轉載本文請標明--
作者:「趙庭正心理師」
出處:「心理諮商筆記http://counselnote.blogspot.tw/」